“人到四十五,正是出山虎”:大器晚成的人都有的3个特质,越早知道越好|观天下

老话说: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”!


(资料图片)

这是人生成熟的标志,也是常人难以逾越的一道坎。于是乎,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没有成就,就发出“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”的惆怅之情。

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!

冯梦龙在《智囊全集》中收录了一句“人到四十五,正是出山虎”,这句话是:人到四五十岁的时候,就像出山的猛虎,势不可挡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可以翻开历史书籍,大器晚成之人屡见不鲜,80还在钓鱼的姜太公,刘邦55岁才当上了汉高祖,姜子牙直到70岁才遇到周公,他们最后都名垂青史。

所以,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应该明白了“人到四十五,正是出山虎“这句俗语的意思,《智囊全集》中仅仅这一句话,就道出了人生的哲理,影响了不少人。

可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:自己到了这个年纪,却丝毫不懂得大器晚成的人是什么样子的,更不懂自己是否是这样的人?

通过《智囊全集》中对这句“人到四十五,正是出山虎“俗语的剖析,我们可以延伸出大器晚成的人通过具备这3个特质,占一个都很了不起!

一、心胸宽广,眼界开阔

大器晚成的人,一定是心胸宽广的人,如果一个人总是斤斤计较,凡事都和别人争输赢,那么这样的人肯定和别人相处不好,也不会善用身边的人脉资源。

当一个人心胸宽广,眼光长远,对世间的每一处风景,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感受,不会因为眼前的一些得失而纠结,这种人更加容易成事。

二、能忍让,能吃亏

老话说:“大肚能容,容尽天下难容之事”,虽然我们比不上弥勒佛,但是在这方面提升境界,拓展心胸是有可能的。

俗话说:“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所以,能忍让,能吃亏,绝不只是缺点,恰恰是一个人的闪光点,拥有这样品质的人更容易成功。

三、有才华,有学问

老话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,意思是无论你到什么年龄,都不要忘记学习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与时俱进,不被淘汰。

所以到了四十五岁,还能坚持学习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事,因为“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”,有才华的人更容易抓住市场机会,成就自己。

所以,看完以上三点介绍,大家不妨对照自查一下,自己是否具备这几个特质,没有的话要引起注意了,这就算《智囊全集》中这句俗语给我们的警示,也在告诉我们:不要畏惧年龄,要随时保持一颗拼搏的心,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!

由此可见,《智囊全集》的这一句“人到四十五,正是出山虎”即使到了今天也不过时,依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,中年男人越早知道越好。

若想要学习更多的古人智慧,我们可以看一看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《智囊全集》。

这是一本被称为“千古谋略第一书”的传世佳作,听说的人可能不多,但是读过的名人可不少。

比如说曾国藩,他曾经把这本《智囊全集》,“置于案头,夜阑人静时,凝其思,品其味”,可以说是夜夜品读,从中获取智慧,从而成了“古今第一完人”。

曾国藩说:“每当夜深人静时,方翻此书,细细品味。”

冯梦龙评价《智囊全集》说它“天下无余智”,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。

康熙、乾隆还将其称为“国之利器”,纪晓岚更将它倒背如流。

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“奇书”,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?

《智囊全集》包括10个大部、28卷,1238个谋略智慧故事,从先秦到明代的各种小故事,全部正史和笔记、野史,不仅有政治、军事、外交方面的谋略,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。

每个故事,都取自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,均有史实依据,绝非胡编乱造,取材丰富,也因此又被称为“小资治通鉴”。

《智囊全集》版本很多,纯文言文的,一般人看起来吃力,我看的这套就很好,有原文和翻译,只要识字就看得懂,而且有冯梦龙的精彩点评,通俗易懂,看后恍然大悟,看故事,学智慧,得高人指路啊!

几百年来,无论显贵还是商贾,无不将《智囊全集》奉为必读经典,看过此书的人说,哪怕悟透十之一二,都可趋吉避凶。

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还是在创业过程中迷茫的人,都可以从这部《智囊全集》中找到想要的答案。

从书中学到的智慧,会伴随我们的一生,不管你是买来自己看,还是收藏,抑或是送给朋友,都是最有价值的投资!

智囊在手,万事不愁,从小读到老,一生有收获!

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正版书籍!

注:本文为企业推广,所代表立场与本号无关。图文相关资料由合作方提供,如有侵权与本号无关,请联系删除。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